標準工時的時間研究步驟三:測時
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!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/六西格瑪/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,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、6S現場管理、TPM設備管理、精益工廠布局、專業目視化、精益供應鏈、精益研發、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。
全國咨詢熱線:021-62373515、157-2153-3189
我們承諾:見效快、易復制,目標必對賭!
標準工時的時間研究步驟三:測時
(1) 選用適當的測時方法
前面的步驟是測時的準備工作,準備工作就緒,即可開始測定。這里僅介紹最常用的連續測時法的使用。
(2) 測時記錄
現場測時,很可能遇到下列情況,時間研究人員可參照下述方法進行處理。
①如測時來不及記錄某一單元的時間,則應在該單元“T”欄中記一“X”或“M”,表示失去記錄。不準按照估計隨意補入,以免影響其真實性。
②如在操作中發現操作者省去某一單元,則應在該單元的“T”欄中劃一斜線“/”,表示省去。
③外來單元的發生可能有兩種情形,一種為正巧在某一單元完畢時發生,另一種即在某單元內任何時間發生。
(3)剔除異常值
美國機械工程協會(SAM)對異常值定義為:“某一單元的秒表讀數,由于一些外來因素的影響而超出正常范圍的數值”。 記錄之后即著手計算和綜合。首先應計算各單元的平均值,但在計算平均值之前,必須檢查分析并剔除觀測數值內的異常值。
(4)決定觀測次數
1)為什麼同樣操作要做若干次觀測?同一操作者連續操作,因下列各種原因,使各單元每一次所用時間并非完全相同。
①因為工具、材料、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同,所以取用時間也就不相同;
②讀取秒表的誤差;
③物件品質的差異等。
2)影響觀測次數的因素
①操作者的技術程度;
②操作本身的穩定性(如材料規格不一,品質時有變化等);
③測時的精度要求不一,觀測次數亦不同。
3)決定觀測次數的誤差界限法
(5) 決定每一單元的平均操作時間剔除了異常值后,每一操作單元所有時間值的算術平均數,即為該單元的平均操作時間。
作者:博革咨詢